光伏建筑一體化經濟性尚待提升,政策標準體系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,規?;l展仍須健全統一標準,提升綜合收益
今年3月發生的倫鎳期貨逼倉事件,作為空頭的華友鈷業出現大額浮虧,一季度衍生金融負債15.68億元,較去年同期暴漲1395.8%
2021年國內新型儲能新增規模首次突破2GW,儲能市場進入規?;l展階段;專家建議,儲能商業模式打通,核心要讓價格信號真正發揮作用,同時警惕電力系統儲能大干快上
中國神華三煤礦獲批核增產能460萬噸;贛鋒鋰業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漲超六倍;全國首批“綠電交易憑證”在湖北開出
鄒驥表示,至2050年,面向中國碳中和的直接投資可以達到至少140萬億元,如果考慮到關聯的投資,實際投資潛力遠大于這個規模
疫情等因素影響,4月用電量增速或延續3月趨勢,繼續回落;中電聯預計,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%-6%,較2021年降低約四-五個百分點,增速整體放緩
國電電力2021年由盈轉虧 凈虧損19.7億元;神火股份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股票停牌;安陽鋼鐵一季度凈虧損5.43億元
硅料價格在2021年經歷暴漲,通威股份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,毛利大幅提升;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延續上漲態勢
受益鉀肥和碳酸鋰價格上漲,公司2021年凈利潤44.78億元,同比增加一倍;停滯近四年后,鹽湖股份與比亞迪合資的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啟動
4月25日,鐵礦石主力合約跌10.73%,螺紋鋼主力合約跌4.73%
中國出口海運價格下跌 主要港口貨量減少;海航集團重整工作結束;中國寶武再擴張 重組江西國企新鋼集團
中國寶武自2019年頻頻兼并重組地方國有鋼企,如果目前公布的兼并重組全部完成,其粗鋼年產能將達到約1.6億噸;中國寶武規劃粗鋼產能在2025年超過2億噸
中國鋼鐵行業受供給約束、需求收縮的雙向壓力影響突出;預計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在“十四五”期間進入峰值平臺期,或將持續至2030年
國內鋰電材料制造商華友鈷業2021年實現凈利近40億元,同比上漲234.6%,但產品毛利率出現明顯分化
作為光伏制造業龍頭,晶科能源在2021年原材料成本大增61%,扣非凈利大降41.7%;主要由于上游原材料硅料價格不斷上漲,而光伏組件產業鏈價格無法實現及時有效傳導,致使產品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
省間電力交易年度合同遇冷 短期靈活交易受青睞;晶科能源2021年凈利增9.59%;京滬高鐵2021年凈利增長近五成 2022年一季度恐將大幅下滑
中海油A股上市首日大漲近三成;大全能源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逾六倍;大秦鐵路3月運輸煤炭同比增8%
2022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省間年度交易遠未足量簽約,市場主體對長周期電力交易的謹慎度明顯提升,但交易周期越短需求越大;傳統跨省送受電模式并不是每個時刻都具有經濟性,折射了“半計劃、半市場”所帶來的錯位問題
中海油A股首日收盤價格報13.79元/股,上漲27.69%,較港股溢價54.4%
浙江三門、山東海陽、廣東陸豐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予以核準;此次核準6臺機組符合業內預期,6臺機組中有4臺是采用CAP1000技術,兩臺采用華龍一號技術
周小川:國內碳市場應從現貨走向遠期市場;一季度全國發電裝機同比增7.8%;寧德時代獲宜春鋰礦探礦權
公司股價20日下跌7.55%,總市值自2021年5月末以來首次跌至1萬億元以下,市場擔憂高成本導致公司盈利能力承壓
煤炭消費增加預期下,2021年以來的煤炭產能擴增趨勢仍將延續。政策層計劃通過投建新礦、產能核增、停產煤礦復產等方式增加煤炭產能
氫能在能源轉型中重要性凸顯,未來還需通過規?;a、集成應用場景、科技創新來降低成本
海南與廣東之間的試水“點對點”直接電力交易,印證了放開市場主體真正參與跨省區交易的可行性,或將擴圍至廣東與廣西、貴州間送受電